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比发丝更细比赤道更长!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资质为何落地这家天津企业?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

  beat·365走进GE医疗天津基地的生产车间,不足发丝直径四分之一的超导线材正在设备牵引下,以毫米级精度精准缠绕磁体。该基地总经理王亚男表示,若以单台磁共振设备需6000米超导线年投产以来所使用的超导线长度可绕地球赤道好几十圈。这组数字的背后不仅是精密制造能力的体现,也是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资质落地的产业基底。

  日前,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10周年的重要节点,GE医疗天津基地正式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作为商务部批准的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GE医疗可在综合保税区外直接承接全球高端医械备品、备件的检测、维修服务。与传统模式相比,这项新业务依托于天津、尤其是天津港保税区的地理、政策优势,可将设备的备品、备件维修周期缩短约30%,为国际客户提供高效、高质量的维修和备件服务。

  GE医疗中国副总裁、客户服务业务总经理郑杰明表示:“医疗设备的资源再利用是高性能医疗设备服务领域一大课题,是医疗设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GE医疗天津基地率先获批保税维修资质,让企业能够基于已有的系列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的国产优势,融合智能化、低碳化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医械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际客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的同时,推动国内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在郑杰明看来,此次资质的落地是“天津基地十余年智能智造积淀与制度创新的共振”。在资质申请和审核过程中,滨海新区政府组织超10次专项调研,精准对接企业诉求;商务部、海关总署、天津保税区管委会、空港经济区提供的“多部门联动”服务,更是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纳入保税维修目录并扩大试点范围提供了强力支持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而天津独有的“产学研医”生态则为业务提供全要素支撑。

  保税维修资质的战略价值,在东南亚市场得到充分验证。据印尼官方数据显示,2016至2018年,印尼医疗器械进口金额从10.83亿美元比提升到14.62亿美元,且数量逐年增加 。业内推测,该国医械维修需求正逐步迎来高速增长期。而未来随着保税业务的开展,GE医疗可快速响应此类需求,进一步提升在东半球市场的服务效率与竞争力。同时,该业务也将对天津本地产业形成双重赋能,既带动国内高端零部件制造商接轨全球产业链,又通过技术反哺推动本土供应链向绿色再制造领域延伸,以全新业务模式扩展新兴市场。

  作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磁共振生产基地之一,天津基地自2014年在天津港保税区建成以来,实现了从1.5T、3T到PET/MR全品类磁共振的国产制造,并且还逐步推动了包含超导磁体、梯度线圈、射频线圈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如今,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就有一台产自天津。其出口覆盖130国,占天津医械出口总额50%,并携手GE医疗在北京、上海等其余六大基地、7大工厂培育出160家专精特新企业——这一供应链生态基础也将为保税维修业务提供核心支撑。

  这里也是产学研协同的试验场。去年开始,天津基地联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基于全新深度学习Sonic人工智能平台的3.0T磁共振临床验证,将脑卒中扫描时间压缩50%,图像信噪比提升40%。“设备搭载的‘脑心同扫’功能,能同步捕捉心血管病灶与脑部病变的关联,这是精准医疗的关键突破。”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李东教授曾在分享中谈到。

  以西部超导为例。在天津基地建设初期,GE医疗就联合西部超导攻关医用超导线材技术,十余年来始终保持紧密合作。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强透露,当全球磁共振超导线材市场长期由国际供应商主导时,GE医疗以前瞻眼光选择与西部超导合作,双方携手共同攻克国产高端磁共振设备超导线材,用于多种型号的磁共振设备,填补该领域技术空白。如今,西部超导的超导线吨,占全球医用超导线%的市场份额。“这背后正是‘天津链主+西安智造’的协同突围:一家天津链主企业用十年时间,把一家陕西供应商从国家项目承接者,打造成了全球领先的医用超导线供应商。”

  与西部超导相似,一家苏州供应商在GE医疗支持下完成技术跃迁。王亚男介绍,超导磁体需在-268℃极低温下(接近绝对零度)运行,一旦温控失准将导致磁场崩溃。这家曾主要从事基础钣金和铸造类零部件生产的传统制造企业,在GE医疗工程师团队驻厂指导下,攻克了巨型真空腔体制造工艺,其研发的多层复合真空隔热结构,可为超导磁体打造出巨型“工业暖瓶”,更在面对运输震动、温湿度变化等复杂工况时,仍能保持超导环境的高度稳定。凭借这一突破,该企业2024年斩获“GE医疗优秀供应商”称号,成为国产精密制造升级的标杆案例。

  王亚男表示,作为扎根天津发展13 年、服务全国和国际市场的企业,GE医疗将继续以天津基地为支点,发挥“链主”价值,协同京津冀产业优势,带动更多国内供应商伙伴深度融入全球医疗装备产业价值体系,打造覆盖东半球的高端设备服务生态圈,用中国速度、中国创造服务好全球医疗机构。

  从1897年中国首台GE医疗X光机落户苏州博习医院,到如今超导线绕出的全球产业网络,这场跨越126年的医疗技术革命,在渤海之滨找到了新的支点。当保税维修设备从天津滨海新区发往东半球更多国家时,中国医疗智造的新丝路,正在精密制造与制度创新的共振中徐徐展开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GE医疗供图)

  原标题:《比发丝更细,比赤道更长!京津冀首个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资质为何落地这家天津企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